
有感於非政府組織之間經驗交流合作及跨國結盟日益重要,由民間單位發起的「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在9月23日於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舉行成立大會,由於這是台灣第一個由非官方機構組成的國際援助平台組織,因此特別顯得意義非凡。
(圖一:台灣海外援助聯盟與會會員們齊聚一堂,致力從事國際人道援助)
其實從過往經驗中即可發現,每回災難發生,台灣非政府救援組織總是快速的積極介入,無論是緊急救援或災後重建,皆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與功能,顯見由政府連結非政府組織的救援更具實益。
當天大會,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首先對於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成員在國內社會服務或海外援助工作上的努力,給予肯定。她指出,近年由於溫式效應暖化,氣候變遷,造成全世界各地處發生災害,如2004年的南亞海嘯、2006年印尼大地震、2008年四川大地震、台灣莫拉克颱風,及至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等災難。而這些災害造成的規模都不是單一受害國家就可處理,因此全球也發展出救災無國界的共識。只是國際間最重要的合作除了援助,更是藉此機會交換最新的國際救援知識及經驗,以提升救援品質。
(圖二: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肯定Taiwan AID成員在國內、外援助工作上的努力)
史亞平表示,馬總統在2008年上任後即提出希望將中華民國定位為國際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目的就是政府與民間的企業及團體建構合作的夥伴關係,希望政府與民間能緊密結合讓資源達到有效運用,也期盼透過這樣的合作模式,增進台灣救援的成效,並向國際展現我國人道救援的積極作為,提升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的正面形象,讓國際社會能感受到台灣人的愛心與善舉。
此外,會中還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紹華,主講「人道援助的全球論述與地方反思」。演講時她特別提及,希望台灣可藉由這些年對國際援助發展的投入,來思索在這樣援助發展現實中,我們的可能性。劉紹華認為,台灣身處於先進國家與弱勢受援國家之間,這種看似令人不知所措的三明治情境,反而有助於發展出我們對於國際援助的特色,她呼籲,大家應謹記台灣是這個社會中相當特色的一員而不隨波逐流,更不忘這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圖三: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劉紹華以「人道援助的全球論述與地方反思」為題發表演說)
聯盟表示,正式成立後將繼續秉持人道、公平正義、永續發展之價值,透過連結與交流,致力於建立台灣從事國際人道援助與永續發展民間組織的合作平台,並將透過集體行動,創造有利的政策與環境,同時促進會員組織的服務品質與專業實踐的能力,藉以推動永續發展的使命,維護人性尊嚴,和促進愛與和平的世界為目的。
大會最後也在全體會員的參與中,選出聯盟第一屆理監事,名單茲公佈如下:
理事長
王金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理事
洪智杰(至善基金會)
連瑞猛(醫療品質促進聯盟)
顏燕清(搜救總隊)
蔡淑芳(開拓基金會)
高小玲(彰化基督教醫院)
董東尼(勵馨基金會)
李萍(YWCA)
蔡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
監事
吳淑芬(伊甸基金會)
何素秋(家扶基金會)
鄭夙珺(基督教救助協會)
秘書長
李尚林(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會員組織:
會員名稱 | |
|
中華人權協會 |
|
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
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 |
|
中華民國搜救總隊 |
|
台灣展翅協會 |
|
台灣國際醫療行動協會 |
|
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 |
|
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
|
社團法人以立國際服務協會 |
|
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 |
|
社團法人台灣希望之芽協會 |
|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 |
|
社團法人台灣基督徒醫學協會 |
|
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 |
|
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 |
|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
|
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 |
|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
|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
|
財團法人私立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 |
|
財團法人屏東縣私立畢嘉士社會福利基金會 |
|
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
|
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 |
|
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 |
|
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 |
|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
|
朝陽國際志工服務隊(朝陽科技大學) |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
|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